在亲密关系中,很多人常常犯的一个错误,就是太执着于“谁对谁错”。一旦发生分歧,我们习惯性地启动“辩论模式”,据理力争,翻资料找论据,回忆细节来反驳,目的只有一个:证明我是对的。
看上去我们是在表达观点、讲道理,其实,更多时候我们是在试图“赢”,但代价却是,关系正在一点点破裂。
心理学研究发现,当一个人被否定时,大脑会自动进入“自我保护状态”,也就是所谓的“防御模式”。这个时候,不管你说得多么有道理、逻辑多么严密,对方的大脑都自动“屏蔽”了你。你越努力讲道理,对方反而越听不进去,情绪也就越来越激烈。
所以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场景:明明说的是小事,比如谁先挂的电话、谁先发的消息,结果却吵得不可开交。因为争的不是内容,而是情绪,被否定的情绪、被忽视的委屈、以及不被理解的不安。
我们以为讲道理可以解决问题,殊不知,关系的本质从来不是“谁对谁错”,而是“我能不能感受到你的在乎”。
真正成熟的沟通,不是凡事都分输赢,而是愿意放下执念,去倾听、去共情。哪怕意见不同,我们也可以先理解对方的感受,再表达自己的立场。你会发现,只要情绪被安顿了,很多“对错”其实根本不重要。
比如你可以这样说:“我理解你是担心我不够负责,我也有我的考虑,我们能不能先听听彼此的想法?”这样的表达,比直接说“你不讲道理,你想得太极端了”更能拉近彼此。
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,如果每次都争对错,那这段关系注定会走向疲惫。你可能会赢了这一次的争执,但却输了对方的信任和靠近。
所以,请记住这句话:别让自己赢了嘴,却输了心。
关系的稳固靠的不是“讲道理”,而是彼此的理解和尊重。懂得适时放下对错,才能真正靠近对方的内心。哪怕你还是坚持你的观点,也请先看到对方的情绪。温柔地说理,远比强硬地说理,更有力量。
相关内容
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