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 : 0755-23619020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官方微信
天音心理咨询中心

咨询热线

0755-23619020

当前位置 : 天音心理咨询中心 >>咨询专栏 >>儿童青少年
习得性无助对女性的危害
习得性无助对女性的危害
   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女性来访者,由于恋爱多次失败来做咨询。她今年28岁,从大三就开始谈恋爱,到毕业后参加工作这些年,
在焦虑与不安的情绪下,我们怎样才能共同抗疫?
在焦虑与不安的情绪下,我们怎样才能共同抗
    随便问一个人对新冠疫情的看法,相信每个人都会说希望疫情赶紧结束,大家的生活和工作都可以恢复正常状态。每个人也都愿
孩子哭的时候应该立刻抱起吗?
孩子哭的时候应该立刻抱起吗?
  孩子一哭到底要不要马上抱?目前,我国依然有很多家长相信,抱,会让宝宝的依赖性更强;不抱,可以让宝宝更独立。这其实说的
儿童青少年
RTQSN
奖励和惩罚孩子,不是单纯为了纠正孩子的行为
作者:天音深圳心理咨询中心   添加时间:2025-07-11 09:08:03

奖励和惩罚孩子,不是单纯为了纠正孩子的行为 

 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会依赖“奖”和“罚”。比如孩子作业写得认真,就给个小礼物;犯了错,就剥夺玩手机的时间。家长的初衷是好的,想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形成好习惯、改掉坏毛病。这种方法确实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效果,但我们也要明白,奖惩只是教育的一部分,而不是全部。


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奖惩机制的确能影响孩子的行为,但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“对了就奖,错了就罚”,孩子可能只是学会了如何“听话”,却没有学会如何思考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的行为动机,很可能只是为了获得奖励,或者是为了避免惩罚,而不是出于对事情本身的理解和判断。


  举个例子,如果一个孩子因为完成作业被奖励了零食,他可能会把“完成作业”当成换奖励的手段,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态度。那一旦有一天没有奖励了,他还会主动完成作业吗?


  再比如,有些孩子做错事后被责罚,他们很可能只是在害怕被处罚,而不是理解了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伤害。这样的孩子,容易在没有人看管的时候,做出相同的错误选择。


  所以,一个更深层次、更有效的教育方式,是在奖惩之后,加上一段有温度、有引导的沟通。比如询问孩子“你刚才这么做,是出于什么想法?”、“下次你觉得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处理?”、“你觉得这样做,对你和别人有什么影响?”


  这些问题虽然简单,却是在帮助孩子慢慢建立内在的价值观和判断力。他们会开始意识到:我不是为了别人表扬才去做好,而是因为这是我认为对的事情。

  这就是从“外在驱动”走向“内在成长”的转变。


  同时,我们也要意识到:孩子是成长中的人,他们会犯错,也会反复。有时候,行为背后的原因并不只是“故意”,而是因为他们还在学习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、如何解决问题、如何面对挑战。


  教育的真正目的,不是把孩子训练成“听话的乖孩子”,而是引导他们成长为有思考力、能自律、有责任感的人。


  所以说,奖惩不是不能用,而是不能只停留在表面。它们更应该是教育的“入口”,而不是“终点”。每一次奖惩,都是一次机会——去陪孩子聊聊他的内心,去引导他理解选择的后果,去帮助他建立更清晰的价值判断。


相关内容

评论

Comment

用户名 Name
评论 Comment
验证码


咨询热线

0755-23619020

来访地址
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3007号国际科技大厦2806
网上预约
咨询qq : 3535295388
Copyright ©天音心理咨询中心,Inc.All rights reserved.  网站地图  粤ICP备17016228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