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每个人,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“后悔的瞬间”。当回想起某一段经历,某一个决定,我们常常会忍不住对自己说:“我怎么会这么笨?”“我怎么当时就没看清?”甚至责怪自己当初怎么会那么轻易地相信别人、那么盲目地做出选择。
这种自我批评,有时让人陷入一种情绪的漩涡:懊悔、羞愧、责备。你越是回想,就越是恨自己当时怎么会那样。而你以为,这是在“反省”,其实是在用现在成长后的你,站在更高的角度,否定过去那个努力活着的你。
可你有没有想过,那个曾经的你,其实已经是在用他当时所有的能力和认知,做出最努力的选择了。
我们之所以现在觉得“那是错误”,是因为我们已经成长了,有了新的理解和判断力。但这份成长,正是来自于过去那个不够成熟的你、不断试错的你、曾经跌倒又站起来的你。
所以,你成长的证据,不是用现在的你去鞭打过去的自己,而是能温柔地说一句:“谢谢你,那时候的坚持让我成为现在的我。”
过去的你,可能很懵懂,可能做了不够理智的决定,甚至可能伤害过别人,也受过伤。但他并不“差”,他只是还没长成今天的你。他正在努力经历着属于他的课题,也许那时候你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、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,但你真的已经尽力了。
每一个“过去的你”,都是你人生这条路上的一部分。有时候你走错了,但也正是那段“走错的路”,才让你知道什么是对的;有时候你被辜负了,但也正是那份经历,让你更懂得珍惜自己。
不苛责过去的自己,其实就是学会和自己和解。你可以不再赞同曾经的决定,但请不要否定那个曾经的你。与其批评,不如带着理解地回望,告诉自己:“没关系,那是我成长的必经之路。”
就像心理学家荣格说的那样:“我不是我所发生之事的结果,而是我选择成为的样子。”我们都在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,而成长,就是一次次理解过去、接纳自己、然后继续前行的过程。
所以,放下责备,试着对过去的自己说一声:“谢谢你,我知道你已经很努力了。”
相关内容
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