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些家庭里,因为工作或生活的原因,爸爸妈妈可能没办法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。很多父母心里都会担心:我不在孩子身边,他会不会慢慢跟我不亲了?其实,亲子关系的亲近感,并不完全取决于物理上的陪伴,而在于父母能不能持续地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回应和支持。即使常年不在身边,只要掌握好一些方法,孩子依然能够和父母保持紧密的情感连接。
第一,保持稳定的联系。不要因为忙碌就忽视了跟孩子的沟通。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,也要通过电话、语音或视频,主动去和孩子聊一聊他的生活与感受。比如,问他今天在学校最开心的事情,或者告诉他爸爸妈妈正在努力工作,心里始终惦记着他。规律而真诚的沟通,会让孩子感觉到:爸妈随时都在身边支持自己。
第二,创造可预期的环境。孩子最怕的是突如其来的缺席与反复的落空。如果你要离开,就提前告诉孩子大概什么时候回来,并且约定好每周固定的联系时间。这样一来,即使分离,孩子的内心也会有一种稳定和安全感。他知道,爸妈是说到做到的,自己随时可以依靠。
第三,托付的照顾者同样重要。很多时候,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人会承担主要的照顾工作。这时,父母要跟他们保持教育上的一致性,不要让孩子在不同的大人之间感受到反复和混乱。比如,在规则和习惯上尽量统一,这样孩子会觉得生活是稳定的,不会因此而产生不安或困惑。
总的来说,真正让孩子感到亲近的,并不是父母陪伴的“数量”,而是陪伴的“质量”。只要父母能持续给予情感上的回应,让孩子感受到被在乎、被理解,他的心就会和你紧紧连在一起。
相关内容
Comment